金年会-鲁媒痛批泰山,年轻球员培养无规划,与崔康熙混日子何时休?
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再度成为舆论焦点,山东当地媒体发文直言不讳地指出,俱乐部在年轻球员培养方面缺乏明确规划,与主帅崔康熙的合作也处于“得过且过”的状态,这一尖锐批评引发了球迷和足球界人士的广泛讨论,让人们重新审视这家传统豪门的发展困境。
青训富矿却难结硕果
山东泰山历来以其雄厚的青训基础著称,鲁能足校更是被誉为中国足球的“黄埔军校”,多年来,这里培养出了无数国脚级球员,为中国足球输送了大量人才,然而令人困惑的是,尽管坐拥如此丰富的青训资源,一线队中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却远不及预期。
本赛季中超联赛中,泰山队U23球员的总出场时间排在联赛中下游,相比上海海港、北京国安等竞争对手有明显差距,更令人担忧的是,当球队面临伤病潮或多线作战时,教练组宁愿使用状态下滑的老将,也不敢大胆启用新人。
“我金年会们每年都能在预备队联赛中看到一些亮眼的新星,但他们似乎总是难以突破那层看不见的天花板。”一位长期跟踪报道泰山队的记者表示,“这些年轻球员在20岁左右展现出巨大潜力,然后就在板凳席上慢慢沉沦,最终不得不选择转会甚至退役。”
崔康熙的用人哲学遭质疑
自崔康熙接手球队以来,其保守的用人策略就备受争议,韩国教头以重视体能和战术纪律著称,往往更倾向于使用经验丰富的老将,在他的执教理念中,成绩压力往往凌驾于人才培养之上。
“崔康熙教练确实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成绩提升,但他的短期导向与俱乐部长远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矛盾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俱乐部内部人士透露,“年轻球员在训练中表现出色,但很难获得比赛机会,即使获得出场,也往往因为担心失误而被很快换下。”
数据支持了这一观点:在崔康熙执教期间,泰山队年轻球员的平均出场时间较前任教练时期下降了近30%,更令人担忧的是,即使在大比分领先或无关紧要的比赛中,年轻球员获得的机会依然有限。
战略缺失:无规划的培养体系
深层次的问题在于,山东泰山俱乐部缺乏一个清晰、系统的年轻球员培养规划,从青训营到一线队的晋升通道看似畅通,实则存在诸多无形障碍。
“俱乐部没有明确的年轻球员发展路线图。”一位前泰山梯队教练表示,“每个年龄段的球员应该达到什么水平,如何逐步融入一线队,怎样与战术体系接轨,这些都缺乏系统规划。”
这种规划缺失导致了许多问题:年轻球员在晋升一线队后难以适应比赛节奏和要求;教练组又抱怨年轻球员能力不足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与欧洲顶级俱乐部相比,泰山队在年轻球员个性化培养方案、技术短板针对性训练、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,这不仅仅是主教练的问题,更是整个俱乐部管理体系的问题。
“得过且过”的合作关系
鲁媒用“得过且过”来形容俱乐部与崔康熙的关系,这个词组刺痛了许多人的神经,但也揭示了一个尴尬的现实:双方似乎都满足于维持现状,缺乏长远合作的共同愿景。
从俱乐部管理层角度来看,崔康熙能够保证球队稳定在联赛前列,偶尔还能冲击冠军,这已经满足了基本要求,而从崔康熙的角度,俱乐部提供的薪资和执教环境相对舒适,没有必要冒险进行大规模年轻化改革。
这种“舒适区”的默契让双方都避免了必要的改革阵痛,但却可能损害俱乐部的长远利益,一位足球评论员指出:“短期来看,这种关系似乎稳定和谐;但从长期发展来看,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思维。”
对比中的差距:他山之石
与山东泰山的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一些中超俱乐部在年轻球员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上海海港队通过建立完善的二队比赛体系,让年轻球员在正式比赛中积累经验;北京国安则大胆启用年轻教练,制定了一套从U13到一线队的统一战术哲学;甚至一些资源有限的小俱乐部,如河南队和浙江队,也因大力使用新人而收获了意外惊喜。
欧洲足坛的例子更加令人深思,多特蒙德、阿贾克斯等俱乐部通过系统的年轻球员培养不仅取得了竞技成功,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,这些俱乐部证明,成绩与年轻化并不矛盾,关键在于是否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。
球迷担忧:未来何在?
泰山队的球迷们已经开始表达他们的担忧,在各大球迷论坛和社交媒体上,要求俱乐部重视年轻球员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“我们不想每年都依靠30多岁的老将打天下。”一位资深球迷表示,“我们希望看到自己青训培养的球员成为球队脊梁,这才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正道。”
这种担忧不无道理,目前泰山队的主力框架年龄结构偏大,多名核心球员已经超过30岁,如果不及时进行新老交替,未来2-3年内可能面临断崖式下滑的风险。
改革之路何在?
面对这些问题,山东泰山俱乐部需要做出艰难但必要的选择,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年轻球员培养不是主教练一人之责,而是整个俱乐部的系统工程。
俱乐部管理层需要制定清晰的年轻球员发展计划,建立从青训营到一线队的无缝衔接机制,这包括:完善数据驱动的球员评估体系、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径、增加二队比赛机会、甚至考虑与低级别联赛俱乐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
对于主教练崔康熙而言,则需要调整自己的用人策略,给予年轻球员更多信任和机会,历史上许多成功教练都证明了,大胆使用年轻人往往能收获意外惊喜。
更重要的是,俱乐部需要建立一种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,年轻球员的成长必然伴随着失误和起伏,只有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,他们才能真正成长为挑大梁的球员。
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,是继续维持现状,依靠老将追求短期成绩,还是痛下决心进行年轻化改革,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?这个选择将决定俱乐部未来多年的发展方向。
中国足球的整体环境正在发生变化,俱乐部生存不再仅仅依靠巨额投资,而是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长远的规划,山东泰山作为中国足球的传统豪门,有责任在年轻球员培养方面做出表率。
希望鲁媒此次的尖锐批评能够成为一剂清醒剂,促使俱乐部管理层、教练组和所有相关人士反思现状,制定出符合俱乐部长期利益的年轻球员培养战略,山东泰山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,重新成为中国足球的领军力量。
评论留言